浙江省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浙江省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
	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8.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分析和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总结和概括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0.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13.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14.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16.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
	A.生存资料
	B.生产资料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
	D.教育培训费用
	17.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18.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19.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20.资本主义生产成本中不应包括(  )
	A.支付的工资
	B.原材料费用
	C.固定资本折旧
	D.固定资本未折旧部分
	2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2.股票价格(  )
	A.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
	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
	D.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正比
	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
	A.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B.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C.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D.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
	24.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
	25.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26.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
	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9.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3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  )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32.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长才干
	3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
	A.感性认识的产物
	B.理性认识的产物
	C.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D.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4.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35.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6.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3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9.资本主义国家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主要手段是(  )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最低准备金率
	D.浮动利率
	4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社会主义建设中
	C.改革开放事业中
	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