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格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 )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