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2024年4月浙江省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学说的美国经济学家是(A)

A.刘易斯

B.大卫·李嘉图

C.布克

D.亚当·斯密


2.认为农业对工业的贡献不仅在于提供工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的理论模型是(B)

A.刘易斯模型

B.费拉模型

C.托达罗模型

D.拉克西特模型


3.我国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户籍制度的时间是(A)

A.1958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62年


4.女性劳动者就业后,对丈夫和家庭的依存度(C)

A.有所提高

B.大幅提高

C.有所下降

D.不升不降


5.台湾地区劳动就业呈现出的新的特征之一是(A)

A.劳动力流动性加强

B.就业歧视

C.低龄化

D.老龄化


6.我国在20世纪的两次人口高峰,使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了(A)

A.2.4亿

B.2.6亿

C.2.8亿

D.3亿


7.经济粗放型增长是指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值在(D)

A.60%以下

B.50%以下

C.40%以下

D.30%以下


8.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外延型和(B)

A.分散型

B.内涵型

C.集约型

D.扩大型


9.下列不属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的是(B)

A.经济发展阶段

B.经济发展水平

C.生产要素状况

D.经济开放程度


10.2005年时我国基尼系数约为(B)

A.0.36

B.0.46

C.0.47

D.0.48


11.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上限为(C)

A.50周岁

B.55周岁

C.60周岁

D.65周岁


12.证明公民身份和维护社会治安是原有户籍制度的(C)

A.特殊功能

B.附加功能

C.基本功能

D.社会功能


13.我国开始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时间为(D)

A.1981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85年


14.劳动力市场最大的需求主体是(D)

A.政府机关

B.家庭

C.事业单位

D.企业


15.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A)

A.60%—80%

B.50%—70%

C.40%—60%

D.30%—50%


16.工资标准取决于劳动力的(C)

A.合理流动

B.社会保险

C.竞争价格

D.数量


17.劳动力供求规律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B)

A.供求机制

B.基本规律

C.流动机制

D.工资机制


18.上海促进就业措施之一是(A)

A.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B.加强就业规划

C.加强就业指导

D.加强就业培训


19.下列计算工具中,(D)是一种可滑动的尺子,以长度来模拟运算数字,除了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外,还能进行一些三角函数、对数等比较复杂的非四则运算。

A.结绳

B.算筹

C.算盘

D.计算尺


20.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时,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就业(D)

A.持平

B.较快增加

C.高速增加

D.减少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人口政策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策。

22.经济发展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不仅仅是指国民财富在规模上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逐步高级化,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改善,文化水平的提高,分配的公平化,充分就业,人均寿命的延长等。

23.广义的外向型经济

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

24.劳动就业

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满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25.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26.用GDP反映经济增长状况是没有缺陷的。(×) 有缺陷

27.我国劳动者文化素质较过去已有了显著提高。(√)

28.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29.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0.简述传统就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答:

(1)大学毕业生迷恋在大中城市就业。

(2)强烈偏好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事业就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

(3)收入预期过高,期望值大于实际,直接造成大学生毕业就业瓶颈。

31.简述政府妥善解决民众社会保障问题的途径。

答:

(1)要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

(2)通过国家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32.简述清除就业的区域歧视应采取的措施。

答:

就业的区域歧视与户籍歧视紧密相连,要清除区域歧视,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政府要严禁用工单位对农民工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全面清理涉及农民工跨区域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收费项目。

(2)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取消针对农民工就业的就业证卡;清理整顿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乱收费等等。

33.简述人力政策调节就业总量。

答:

人力政策调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直接影响就业总量:

(1)人口政策。

(2)人力资本投资。

(3)执行刚性退休政策。

(4)实行弹性就业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试述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

答: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经济增长成果奠定了充分就业的物质基础;

(2)经济增长过程对劳动就业提出了数量上和结构上的要求;

(3)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就业的影响;

(4)经济发展必将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就业弹性系数,直接与就业总量的增减有关。

35.试述双轨制下的就业制度。

答:

在传统就业制度弊端显露的情况下,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政府对其进行改革,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实行“三结合”就业方针。

(2)部分试行劳动合同制。

(3)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基本维持着计划就业模式,微观经济组织照顾国家宏观就业目标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农村、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等,已经基本按照市场方式配置劳动资源。两大板块并存使整个就业领域表现为双轨制的运行特征。双轨制下的就业矛盾有二:其一,内部人控制,工资侵蚀利润;其二,企业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自由裁员。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