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真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 
A.中介作用 
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 
D.科技成果的管理 
2.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 ) 
A.农村社会教育 
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产量 
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 
D.发展生产力 
4.农业推广人员是( ) 
A.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 
B.农业推广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机构的成员 
D.在农村传播农业技术的人员 
5.我国农业推广的渠道很多,下述中属于农业推广机构推广渠道的是( ) 
A.乡(镇)农技站 
B.教育单位推广部门 
C.科研单位推广部门 
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6.推广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 ) 
A.技术上限 
B.农民成果分布 
C.经济上限 
D.推广人员收入 
7.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 
A.成年农民 
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 
D.农村老年人 
8.推广年人均效益是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 ) 
A.推广的面积 
B.参加推广的人数 
C.年推广对象数 
D.年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 
9.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评价推广对象的标准之一是( ) 
A.机构设置是否合理 
B.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关系 
C.创新的扩散情况 
D.推广人员工作效率情况 
10.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 ) 
A.推广效率 
B.推广经济效益 
C.采纳率 
D.教育效果
1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的设置是根据( ) 
A.评价方法 
B.评价方式 
C.评价效果 
D.评价内容 
12.推广方法对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可以用作( ) 
A.衡量农业推广方法优劣的尺度 
B.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 
C.衡量农民接受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 
D.评价农业技术效果的尺度 
13.不计成本而取得每亩的最高产量称为( ) 
A.经济上限 
B.成果分布 
C.实际产量 
D.技术上限 
14.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假定目标人口的( ) 
A.不一致性 
B.异质性 
C.年龄相同或相近 
D.一致性 
15.双向沟通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 
A.农户访问 
B.大众传播 
C.方法示范 
D.成果示范 
16.人类行为的知识层面是指( ) 
A.人们对人、事、物的反应 
B.知识、智能等 
C.人们对技术的反应 
D.人们的操作技能 
17.农业推广的两种推广战略均强调同一结果,即改变( ) 
A.农村环境 
B.农民的行为 
C.传统文化 
D.态度与价值观 
18.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 
A.创新 
B.扩散 
C.沟通 
D.培训 
19.按国家科委统计的口径,判定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已推广,其推广度应等于或超过( ) 
A.10% 
B.20% 
C.30% 
D.50% 
20.某类成果以非物化的信息形态存在,被传播和使用,如抗旱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等,此类成果属于( ) 
A.物化产品 
B.技术性产品 
C.技巧与技能 
D.服务性知识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 
A.突破 
B.紧要 
C.评价 
D.跟随 
E.随大流 
22.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多侧重于( ) 
A.农村教育 
B.农村经济 
C.信息 
D.信息开发 
E.技术开发 
23.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 
A.年龄 
B.教育程度 
C.学习时间 
D.心理背景 
E.身体素质 
24.推广研究员的职责有( ) 
A.起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威望 
B.组织开发性研究,开创新的服务项目 
C.制定主管范围内的生产发展规划 
D.组织制定部分推广项目的工作计划 
E.在指导中级人员、培训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5.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 ) 
A.问卷法 
B.访问法 
C.观察法 
D.行家评价法 
E.比较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创新
27.推广率
28.项目推广方式
29.指令性推广计划
30.职前培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农业推广计划的特点.
32.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简述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优缺点. 
34.科技示范户的职责是什么?
35.简述贫困地区农民的心理背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试述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7.试述农业推广框架理论的涵义. 
38.试述提高农户访问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