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1996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 ) 
	A.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B.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 
	C.推动农村社会和谐进步 
	D.推进城乡一体化
	2.农村社会学于哪一年发端于美国?( ) 
	A.1900 
	B.1905 
	C.1908 
	D.1910
	3.农村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 
	A.农民 
	B.农村家庭 
	C.农村宗族 
	D.村民委员会
	4.农村个体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哪里进行的?( ) 
	A.学校 
	B.社区 
	C.同伴群体 
	D.家庭
	5.农村家庭的纽带是( ) 
	A.爱情关系 
	B.血缘关系 
	C.养育关系 
	D.婚姻关系
	6.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 ) 
	A.家庭 
	B.婚姻 
	C.家族 
	D.宗族
	7.在母系家庭制度下,以下哪种关系属于家庭关系?( ) 
	A.夫妻关系 
	B.母子关系 
	C.父子关系 
	D.婆媳关系
	8.支持村民组织合作经济属于村民委员会办理的( ) 
	A.政治事务 
	B.社会事务 
	C.经济事务 
	D.自治事务
	9.农村中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属于农村社会组织中的( ) 
	A.社会福利组织 
	B.文化科技组织 
	C.社会群众组织 
	D.经济组织
	10.各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历来是( ) 
	A.土地所有权 
	B.经营自主权 
	C.产品分配权 
	D.人口流动权
	11.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权属范围应定在( ) 
	A.专业经济合作社 
	B.村民小组 
	C.村民委员会 
	D.乡镇政府
	12.社会流动实质上是个人哪方面的改变?( ) 
	A.社会角色 
	B.社会位置 
	C.社会关系 
	D.社会地位
	13.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哪个阶层?( ) 
	A.中小地主 
	B.中农 
	C.佃农 
	D.自耕农
	14.由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平衡关系对农业生产本身有直接的显著的影响,所以目前大力提倡( ) 
	A.立体农业 
	B.高效农业 
	C.生态农业 
	D.设施农业
	15.农村社区的形成是下列哪个选项的产物?( )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分工 
	D.社会变迁
	16.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结构失调 
	B.政策失误后遗症 
	C.历史问题遗留 
	D.社会发展过快
	1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应以哪方面为主?( ) 
	A.慈善捐资 
	B.国家扶持 
	C.集体补助 
	D.个人交费
	18.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农村社会变迁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 
	A.多样性 
	B.阶段性 
	C.地域性 
	D.易变性
	19.对社会文化变迁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 
	A.文化传统 
	B.社会需求 
	C.生产方式 
	D.教育水平
	20.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 )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C.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维系二元社会结构最基本的制度有( ) 
	A.户籍制度 
	B.住宅制度 
	C.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D.就业分配制度 
	E.生育制度
	2.按家庭分子继嗣传承的角度,可将家庭分为( ) 
	A.父系家庭 
	B.联合家庭 
	C.母系家庭 
	D.主干家庭 
	E.双系家庭
	3.村民委员会在运作过程中实行(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评议 
	E.民主监督
	4.基层政治组织在处理与民间自治组织之间关系时要转变自己的职能,这种职能的转变,除了对自己所属的基层政区实行统筹规划、掌握政策外,还包括( ) 
	A.信息引导 
	B.组织协调 
	C.提供服务 
	D.检查监督 
	E.行政管理
	5.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 
	A.指向进步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因势利导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尊重民意原则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角色 
	2.农民的社会化 
	3.农村社区结构 
	4.农村社会福利 
	5.农村社会现代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的变化状况。 
	2.简述农村社区的特点。 
	3.简述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析现阶段农村社会分层的背景,谈谈如何确立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2.试析中国农村地区贫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30年代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乡村建设的实验,其领导人是( ) 
	A.晏阳初 
	B.陈翰笙 
	C.梁漱溟 
	D.杨开道
	2.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 
	A.美国 
	B.欧洲 
	C.日本 
	D.中国
	3.在农村社会学史上,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各种社会群体的学者是( ) 
	A.索罗金 
	B.霍桑 
	C.贝利 
	D.桑德森
	4.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写成于( ) 
	A.1926年 
	B.1927年 
	C.1931年 
	D.1936年
	5.由于农民采用新技术和劳动时间延长、生产效率提高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是( ) 
	A.效益型剩余 
	B.结构型剩余 
	C.替代型剩余 
	D.积累型剩余
	6.广义农业不包括( ) 
	A.种植业 
	B.建筑业 
	C.林业 
	D.渔业
	7.我国农村血缘群体的主要形式是( ) 
	A.家庭和邻里 
	B.家族和邻里 
	C.家族和同乡会 
	D.家庭和家族
	8.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 ) 
	A.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B.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C.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D.社区与社区的关系
	9.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集合是( ) 
	A.家庭 
	B.宗族 
	C.亲戚 
	D.邻里
	10.人类最早的具有社区意义的存在形式是( ) 
	A.原始人群流动社区 
	B.原始氏族农村社区 
	C.传统农村社区 
	D.现代农村社区
	11.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 
	A.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12.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 
	A.代内流动 
	B.结构流动 
	C.垂直流动 
	D.横向流动
	13.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是( ) 
	A.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 
	B.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 
	C.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
	14.下列指标中,用来衡量生活质量的是( ) 
	A.人均食物消费量 
	B.人均住房面积 
	C.人均收入水平 
	D.人的健康与寿命
	15.联合国曾经规定,小康生活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达到( ) 
	A.20%以下 
	B.20%~40% 
	C.40%~50% 
	D.50%~59%
	16.社会控制的目标是( ) 
	A.社会规范 
	B.社会问题 
	C.社会秩序 
	D.社会行为
	17.社会问题是( ) 
	A.困扰某个人的问题 
	B.仅仅影响某一部门的问题 
	C.困扰极少数人的问题 
	D.影响社会多数成员正常生活的问题
	18.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是( ) 
	A.农村城镇化 
	B.农村工业化 
	C.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 
	D.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
	19.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 ) 
	A.内在控制 
	B.消极控制 
	C.外在控制 
	D.正式控制
	20.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 ) 
	A.家庭和家族 
	B.私人慈善团体 
	C.国家和社会 
	D.营利性保险公司
	21.许多农民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反映传统农民文化具有( ) 
	A.经验性 
	B.保守性 
	C.乡土性 
	D.宗法性
	22.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 
	A.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B.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D.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23.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现代化起始于16世纪的( ) 
	A.北美 
	B.日本 
	C.欧洲 
	D.中国
	24.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对特定的个别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是( ) 
	A.普遍调查 
	B.重点调查 
	C.个案调查 
	D.抽样调查
	25.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 ) 
	A.分析法 
	B.问卷法 
	C.演绎法 
	D.比较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27.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________国。 
	28.家庭是以________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29.核心家庭通常是指一对夫妻及其________组成的家庭。 
	30.兼具城乡两方面特点,起着城乡之间纽带、桥梁作用的社区是________社区。 
	31.按照四分法,可将文化划分为智能文化、________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大类。 
	32.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________制度。 
	33.在抽样方法中,按相同间隔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________抽样。 
	34.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________%,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35.社会调查一般过程可分为________、设计、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农村家庭结构 
	37.亚文化 
	38.地缘群体 
	39.横向流动 
	40.社会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农村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42.简述农村社区的构成要素。 
	43.我国农村居民的交往方式有哪些基本特点? 
	44.简述社会流动的含义及特征。 
	45.简述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6.试述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的主要功能。 
	47.联系实际试述我国农村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8.结合农村工作中的具体案例,试述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职能。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