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南财大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1)
第一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识记: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特征是:它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可用来购买任何商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货币形态:目前有三种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等阶级的演变。当今的信用货币又分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两种具体形式。
实物货币,即由某种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来充当货币。
金属货币,如金币、铜币、银币等
信用货币,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领会: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的产生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级:物物直接交换和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它解决了物物交换中的矛盾。马克思依据劳动价值说,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论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历史过程。
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长期固定在金银身上以后,金银就从商品群里分离出来,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用货币来表示商品价值的形态,马克思称之为货币价值形态。货币也由此产生了。
信用货币的特点?
信用货币。其特征: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识记:
货币的职能,马克思是按照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的顺序进行阐述的。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衡量商品劳务的价值。货币单位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价格标准。商品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并实现商品价值。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必须是现实货币,但可由货币符号来代替。
货币贮藏是指货币退出流通并作为保存价值的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作为支付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领会:
为什么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商品劳务的价值。货币执行价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商品价值要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价值尺度;商品要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则需要有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当两个要求由某种商品来满足时,该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所以,马克思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第三节 币值
识记:
货币的币值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即对内币值和对外币值。
对内币值: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不具备内在价值,而是代表一定的价值,其币值要看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能力,也就是货币购买力。
对外币值:对外币值就是汇率,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领会:
货币购买力等于物价指数的倒数。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与差别?
货币具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金属铸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不具有内在价值,而是代表一定的价值,其所代表的价值表现为货币购买力,就是指一定价格水平下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它被称之为货币的内在价值。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即价格水平上升,货币购买力则相应下降。
有意报考本校的学生,可直接电话联系: QQ联系: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网站:
http://www.zlcjzsb.org/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招生简章:
https://www.hbzkw.com/baoming/20090909121448.html
结束
本文标签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