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法(一)试题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法(一)试题
浙江自考网7月3日整理
课程代码:0025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金融事业的行政机关,是国家________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________市场的监管者。
2.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国人民银行的________。
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________原则、安全性原则和________原则。
4.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________、________制度。
5.设立外国银行分行的申请者在我国境内必须已设立代表机构________年以上。
6.我国的证券公司分为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两大类别。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7.目前在我国境内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的股票被称为( )
A.A股 B.H股 C.N股 D.B股
8.证券法的核心是( )
A.公开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信原则
9.中国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全国性自律管理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
A.董事会 B.股东会 C.会员大会 D.证监会
10.股份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其中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2年以上
B.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C.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D.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11.下列关于上市公司暂停上市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公司股本、股权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应暂停上市
B.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的,应暂停其上市
C.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的,应暂停上市
D.公司近2年连续亏损的,应暂停上市
12.某券商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自买自卖,使得某股票价格涨停,该行为属于( )
A.内幕交易行为 B.操纵证券交易市场的行为
C.虚假陈述行为 D.欺诈客户行为
13.下列公司不可以发行债券的是( )
A.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国有独资公司
D.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4.未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境内机构将收入的外汇私自存放境外的,应定性为( )
A.套汇行为 B.逃汇行为
C.骗汇行为 D.非法买卖外汇
15.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不可经营的业务是( )
A.吸收集团成员的本外币存款 B.对集团成员单位发放本外币贷款
C.投资非自用不动产 D.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
16.下列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从事的业务的选项是( )
A.对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B.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
C.向地方政府贷款 D.经理国库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7.下列属于《商业银行法》第40条所规定的“关系人”( )
A.商业银行的董事 B.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的近亲属
C.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朋友 D.商业银行管理人员
E.商业银行董事所投资的公司
18.下列属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是( )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E.交通银行
19.下列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的行为,哪些违反了法律规定?( )
A.约定拆借期限为6个月
B.用拆入资金发放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
C.拆出资金(武汉自考)为交足存款准备金之前的闲置资金
D.将拆入资金用于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E.拆入资金用于投资
20.以下各项中,哪些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必须遵守的规定?( )
A.借款人不提供担保的,一律不予贷款
B.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C.贷款银行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
D.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贷款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E.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21.下列人员属于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
A.信托人 B.委托人 C.代理人
D.被代理人 E.受益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2.信用贷款
23.停牌
24.资本项目外汇
25.外资金融机构
26.权利质押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7.简述我国金融租赁的主要形式。
28.简述证券承销的主要方式。
29.简述《贷款通则》所规定的“贷款人”的范围。
六、论述题(共15分)
30.试述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及其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七、案例分析(共10分)
31.1998年5月,某乡政府联系到用手工淘金的劳务输出项目,由于乡政府财力紧张,因此向某商业银行该县支行申请贷款,用于解决劳务输出的有关费用。该支行认为,乡政府有乡办企业作依托,有一定的还款能力,且淘金项目风险不大,同意发放这笔贷款。双方于5月18日签订贷款合同,金额10万元,期限6个月。后来由于项目的失败,到贷款到期日,乡政府只归还了1.5万元。县支行多次派人催收,乡政府由于资金紧张,无力归还。县支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定乡政府归还剩余的贷款本金及利息,同时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支付因逾期归还贷款的罚息。
问题:(1)该借款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
结束
本文标签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