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自考“经济学(二)”专题(五)

  专题5: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包括三个大问题:

  一,国际贸易;二,国际的收支平衡与汇率;三,经济的发展,

  第一个大问题:国际贸易。

  (一),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体的今天,国际贸易那是当代各国经济联系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经济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特点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点,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进口和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式,并且,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从70年代以来,世界货贸有了显著的增长,已成为世界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点,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新商品大量涌现,制成品、半制成品,特别是机器和运输设备以及它们的零部件的贸易增长迅速。石油贸易也增长迅速,而原料和食品贸易的发展缓慢。

  第三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在国际贸易中占统治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加强,这就是说国际贸易已经从过去的资本主义强国的一统天下的格局变为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

  第四点,从贸易政策和贸易体制来看,70年代以来,贸易政策有逐渐向贸易保护主义转化的倾向,国际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走向管理贸易;国际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发展。

  第五点,战后的技术革命大大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表现为: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二,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贸易是由公司内部贸易构成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贸易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国际贸易基础的分析和对国际贸易结果的分析。所谓对国际贸易基础的分析主要是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对国际贸易结果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生产、消费、价格与贸易利益等方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绝对优势理论。

  这是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它的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用一国中不同职业的分工和交换,来解释国际贸易,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就象裁缝不会自己去制鞋、制袜子一样,那么鞋匠呢,也不会自己去缝衣服,而都需要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常生产的东西。一个国家,之所以需要去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不如购买别国的便宜。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得每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建立在绝对的优势基础的贸易理论认为,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这间存在着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论述这个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可以用一万只玫瑰和十万台计算机来举例说明:在南美的生产玫瑰的成本低,(由于气候的关系);那么在美国,由于技术的优势,生产计算机合算,所以,世界上种植玫瑰和以前一样多,但现在生产了更多的计算机。因此,美国集中生产计算机,而南美则集中种植玫瑰,这种生产上的重新组合,将增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这一规模,这种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间的贸易,使两国都能受益。

  三: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是李嘉图的理论在二十世纪进一步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从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进行商品的生产时,需要多种生产要素,这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其他的生产要素都在生产中起重要的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成本,生产要素禀赋的理论从两方面说明了生产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一是,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及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二是,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即不同的商品生产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一样,那么,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特点就是根据贸易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拥有状况来说明贸易格局和贸易走向。在这种贸易形式中,各国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发展了很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提出了所谓新要素贸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本、研究和开发、信息和管理,都是生产要素。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明贸易格局的变化,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哈佛大学的教授,雷姆德?夫农,他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通过四个阶段分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第一阶段,是创新国。比如说一个国家对某一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在这个阶段,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品;

  第二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的厂商开始生产原来只从创新国进口的新产品的时期,这个阶段产品从技术、知识密集型变成技能和资本密集型,许多生产技术由于标准化而变得容易学会。

  第三个阶段,是创新国以外国家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参与国际竞争。随着这些国家出口的扩大,创新国逐渐丧失了国际市场。    第四个阶段,是创新国成了该产品的进口国,新产品在创新国的生命周期宣告结束。

  不难看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的理论,新要素贸易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

  (三),对外贸易的利益的计算。

  对外贸易的利益的计算是利用数字举例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带来的利益的理论,这个问题我不想仔细的讲了,因为都是用图表和公式来说明的,希望大家都看一下教材。这是第三个问题。

  (四),保护主义。

  我们上面讲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都表达了一个共同论点,就是自由贸易将使整个世界的资源配置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进行自由贸易,使交易各国从贸易中获利。现在的问题是,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这历来是贸易政策中争论的最重要问题。我们这里重点论述一下贸易保护理论。

  第一:贸易保护理论。

  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保护幼稚工业论。这个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美国的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米尔敦,他在1791年的制造业的报告中,就提出了这个论点,但真正全面阐述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是十九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福利德斯希?李斯特。李斯特从当时德国相对落后的状况出发,提出要以禁止进口和征收高关税的办法对于其新兴的工业进行保护,以免被当时先进的英国、法国工业挤垮。李斯特的理论以后一直被广泛的利用,成为落后国家保护其工业的主要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论点是:许多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处于新生的幼嫩的阶段,就象初生的婴儿一样,而同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兵强马壮,势力雄厚,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话,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将会被打垮或被扼杀,永远没有成长起来的希望。

  如果等到幼稚工业长大以后,再取消保护,那么它就不但不怕竞争,还可以与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相匹敌了。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是着眼于一国的长期利益,其基本假设是,保护这些工业在短期内虽然有代价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是必要的。

  二,比较优势变动论。这种观点认为,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或者是出于自然原因,或者是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动的。那么自由贸易只可能反映过去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现在的比较优势,所以这些行业应被看作幼稚性行业理应受到保护。

  三,增加政府的收入,通过关税来增加政府的收入。这被认为是政府要实行贸易保护的原因之一,从通常的情况看,征收关税比增加国家的各种税收要容易的多。

  四,民族自尊。进口商品不仅仅是一种与国内生产产品无差别的消费品,而且还反映了其他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进口的商品都往往印有“某某国制造”的标签。以示与本国的商品相区别,发展中国家能进口的先进工业产品许多是本国不能制造的。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政府一方面要从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另一方面起着通过贸易保护政策以减少外来的冲击,发展民族工业的作用。

  五,国家安全。这种观点认为,贸易自由或者叫自由贸易会增加本国对外国的经济依赖性,这种情况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一旦战争爆发,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贸易停止,供应中断,由于依赖对外贸易的经济会出现危机,在战争中,可能会不战自败。国家安全的理论认为有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必须以自己生产为主,不能依靠进口,在这些行业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时,政府应加以保护,这些重要的商品包括粮食、石油等重要原材料和燃料等。

  六,保护主义的代价与计算。在现实中自由贸易出于种种原因受到许多国家各种政策的干预,其中最主要的、最普遍的政策是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

  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是指一国对产品进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的措施。最主要的限制进口政策的工具有两个: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进口关税是指产品运进一国时所需交纳的税款;进口配额则是一国对其特定产品进口数量和金额的限制。进口关税的形式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从量税到从价税。前者根据数量征收税款,而后者则按照进口商品的价值征收税款;进口配额的方式也很多,在全球范围内的配额也有按国别的配额、有进口国单方面设置的,有双方协议设置的。

  (五),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的国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口商征收的税收。关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一种,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之一,也是管理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的一种手段,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的特征。

  所谓强制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由代表国家管理的部门强制执行。

  无偿性是指国家将其征缴的税款全部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付给纳税人任何补偿也不再偿还。

  预定性是指国家将税收项目、种类、对象、税利以及征收方法等内容均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动。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很多,主要包括进口限额、自愿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的限制等等。

  (六),国际贸易的格局。

  第一点,国际贸易发展的概况。

  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各国都希望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好处,因而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日益加快一体化的进程可以从世界贸易增长和世界产出增长的比较中看得出来。 比如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就是从一九五零到一九七三年世界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产出的增长速度。

  世界贸易在增长的同时,是否伴随着以区域为基础的贸易份额的增长呢?一般来讲,一国总是很自然地倾向于同邻国进行更多的贸易来往,把与邻国进行的贸易放在首位,从而使发生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世界贸易份额上升。

  从1948-1994年间,西欧的区域的内外贸易的份额增长速度最快;亚洲和北美的区域内贸易份额也在增长,但速度较慢。这些地区经济合作的组织主要有: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中美洲共同市场、中非经济共同体、西非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南美共同体、世界贸易组织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等。

  第二点,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建立在欧洲三个共同体之上的。1952年成立在欧洲煤钢同共体,是为了集中管理六国的煤和钢铁资源,这六国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德国和卢森堡。1958年1月1日在签订《罗马条约》之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了。该组织是从通过消除成员国家之间对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所有限,建立一个“共同市场”。

  在1995年1月,随着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原来的12个成员国增至15个。现在的欧盟人口超过三亿七千五百万,国内生产总值是6万亿欧洲货币(欧元)。那么1993年1日,建立了“欧洲经济区”,是由19个国家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富裕的贸易集团。

  1992年2月7号,欧盟的当时的12个成员国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代表着欧洲自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具根本性的变化之一。这个条约使欧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使它向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联盟方向发展。其中一些主要目标是通过建设“没有内部边境区域”和经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制定“可能形成共同防卫”的共同外安全和防御政策,并创设“联盟公民”。

  它有三个主要机构控制着欧盟,第一个是部长理事会;第二个是欧洲议会;第三个是欧洲委员会。它由成员国政府任命,行使日常的管理职能。

  第三点,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是1947年签署成立的,当时是由23个国家成立。到1992年的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增加到105个。到1986年10月,参加谈判的国家多达108个,于1993年12月结束。这是迄今为止最复杂、也是目标最宏大的一场谈判。这个谈判就叫乌拉圭回合的成果,乌拉圭的谈判。它的成果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达成包括近40个协议和决定的最后文件,把公平贸易原则扩张到农业、服务业、纺织业和知识产权和国外投资等方面。

  第二是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1993年11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0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正式签订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于1995年1月正式运行。

  第四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中国在1986年7月正式提出复关申请后即表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并将继续坚持这一政策。

  1986年,中国成为乌拉圭回合的全面参加者之一,参加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后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中国政府在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中始终坚持坚定的立场和原则,多次表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于北京签署了“中美市场准入协议”,后来又经过谈判,现在的谈判已经基本结束。中国正在准备入世的贸易工作。

  第二个大问题,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汇率。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贸易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也是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的重要指标。因此,有时也利用有形贸易平衡表和贸易平衡表单独考察它们的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总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经常项目;另一部分叫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是具有商品、劳务和转移支付的收支情况。经常帐户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仅包括着商品和劳务,而且也包括从外国取得的净进收入和向其他外国或来自外国的货币转移支付。

  那么,资本项目主要是反映国家和私人投资即借贷活动,以及官方储备的变动。资本帐户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含与短期和长期资本净流动有关的交易活动,包括外国直接净投资、证券投资和官方融资。其中官方融资包括政府对外借贷、债务的还本付息和官方储备的变动,其中官方储备表示一个国家内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和外汇的变化。

  (二),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把进出口分为三个更详细的类别。

  第一类是商品贸易,即有形商品的进出口。

  第二类是劳务贸易,即无形产品的进出口。像律师费用、旅行费和运输费等。

  最后一类是其他的收入,包括投资收入以及转移支付余额。之所以把对外投资收入归入经常项目,是因为这部分收入是对外投资单独提供的服务所获得的补偿。经常项目还包括单边转移支付。所谓单边转移支付被定义为国际的馈赠,即不引起任何商品、劳务或资产购买的支付。

  (三),资本项目。

  资本帐户记录对外国人销售的资产与向外国购买的资产的情况,即资本交易情况。比如说,当英国从外国人那里借入了1英镑后,英国便卖给外国人1英镑的资产。将来的偿还1英镑及其利息的保证。这笔交易,在资本效益中用正号,因为贷款本身是获得货币或资本的流入。然而,当英国向外贷款时,这笔货款支付给外国人,应当记入资本项目的借方。这笔交易是从外国人那里购得的资产,被称作资本流出。

  (四)官方储备。

  官方储备,又称官方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由一个国家官方的货币机构所持有的黄金和外汇,通常被称为储备资产。

  把资本项目划分为以下两部分通常是有用的:第一项,是该国私人部门的交易;第二项,是官方储备的交易,它对应于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也把官方储备看成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以外的第三项目。

  (五),国际收支的调整。

  第一点,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的状况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所引起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关系。

  引起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比如像国内外突发事件、各国经济周期所处的不同阶段、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等都可能导致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

  比如说,当一国的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相对于别国过高时,该国便缺乏国际竞争力。这必然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如果本国的产品的供求结构无法跟上国际市场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那么本国的国际收支将出现失衡;另外,不适当的汇率水平也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

  第二点,就是政府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政策。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或巨额盈余时,也会给国内经济带来某些不良的影响。收支盈余会造成官方储备增加,从而引起本国货币供用量增加,有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进一步,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是由于出口过多造成的,那么本国在这期间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源就会减少,长期如此势必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反,一国国际收支逆差造成官方储备下降,势必使得国内经济萎缩就业不足。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需要进行调整时,政府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在公开市场上出卖政府债券,等等。

  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另一个选择是汇率政策。具体地说,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汇率的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以后,降低了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增加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了国外用户对本国产品的潜在需求,减少了本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购买,从而使本国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第三点,中国的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外汇的收支统计已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状况。为了加强宏观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国际收支统计制度,而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正是为了进行国际收支管理所需要的。再则,按照会员的义务,也需要向上述国际组织报送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内的有关资料。为此在1980年我们国家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1981制定了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从我国近10多年来的国际收支状况看,有如下的特点:

  1,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近10多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很快,由1982年的38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939亿美元,1991年又进一步增加到1357亿美元,平均增长约15%.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额已经位居世界第八位。与此同时,利用外资额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目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计算已超过500亿美元。随着国际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外汇储备总量也在上升。

  2,国际收支的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国后的30年,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商品进口和侨汇业务上。但近10多年来,在经常帐户收支中,除对外贸易和侨汇业务这两个传统项目外,其他的非贸易来往,如旅游、运输、劳务、承包等也先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82年到1990年,非贸易支出基本上与贸易收支保持同样的高增长速度,1990年的非贸易收支总额与贸易收支总额均为1982年的2.4倍。

  3,国际收支的波动。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特征,可以从表所显示的国际收支总计的数字中看出。国际收支波动主要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上。我国从1982年到1990年9年中,我国国际收支经历了“盈余——赤字——盈余——下降——上升——盈余”的循环。相应地,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其中6年是上升的,共计342亿美元;3年是下降的,共计4241亿美元,外汇储备净增300亿美元。

  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特征,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及其随后的调整政策。

  (六),汇率。

  在国际贸易中,要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就必须使用该国的货币。同样,如果要在某个国家投资,也必须使用该国的货币。这意味着国际经济往来不仅涉及到国际贸易,而且还涉及到国际金融。

  一。汇率及其标价

  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的货币的价格,为此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

  一种被称为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例如说,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

  另一种被称为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价,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比如说,1元的人民币兑换0.827的美元。

  无论用哪一种标价的方法,如果某种货币价值提高,则该货币升值;如果某种货币价值降低,则该货币贬值。  二,汇率制度。

  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盯住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同其他国货币的汇率的基本固定,其波动限在一定范围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是指实行浮动外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出售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介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还有一种联合浮动汇率制度。像1973年西欧“共同市场”的6个成员国实行联合浮动,即成员国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对相互间的汇率波动的幅度规定不得超过上下线,而对成员国以外的其他货币的汇价制度则实行自由浮动。

  还有一些发展中的国家,由于自己的经济实力的限制,无法使本国货币保持稳定的汇率制度,而采用一种盯住汇率制度,即把本国的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着一种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决定。

  如同市场上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样,汇率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第一点,汇率的短期决定。

  这里以两个国家的两种货币为例来说明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假设货币市场上只有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进行英镑和美元的兑换活动。从英国的角度来看,他们感兴趣的是用1英镑可换多少美元。

  我们具体来考察一下导致外汇供求曲线发生移动的一些实际因素。比如说,美国人想要英镑,他把美元拿到外汇市场上交换:一是他们想购买英国的商品;二是想在英国投资;三是想投机。这三个原因使英国人想要美元,并向外汇市场上供应英镑。

  假定英国人对英镑的供给不变,如果美国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在英国投资增加或者投机需求增加,则对英镑的需求增加,从而英镑对美元的价格提高。同样的道理,英国人对美元的需求也将决定他们对英镑的供给。可见,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国际间的投资和投机是影响外汇的具体因素。

  这是讲短期,那么长期汇率的决定呢?

  第二点,长期汇率的决定,我们重点说明购买力的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又称PPP理论)是最有名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调整到能反映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价格水平变动的程度。购买力平价理论无非是以价定律,在一国价格水平而非个别价格上的应用。

  比如说,日本的钢材的日元价格相对于美国钢材的美元价格,根据一定汇率,汇率需上升至1美元兑换1100日元,即美元升值10%.这一定价律应用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总水平,就形成了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个理论还认为,如果日本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美国价格水平上升10%,那么美元就升值10%.如果正如上面例子所表明的那样,那么购买力平价水平,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如果一国的价格水平相对于另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则该国的货币贬值,另一国的货币应升值。一般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汇率的长期运动起到某种指导作用,但在短期并不是一种较好的汇率变动的预测工具。

  一般地,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关于相对价格水平,其结论为:长期中,一国价格水平相对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下降,将导致该国的货币升值。

  四,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来说,汇率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其影响过程大体是:在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下降时,则该国出口商品所得的外汇收入,按新汇率折算要比按原汇率获得更多的本国货币。出口商品可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对于进口来说,由于进口商品按新汇率所需支付的本国货币,则比按原汇率计算多,从而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

  2.汇率与物价。汇率的变动影响进出口的同时也对物价产生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上涨,其对物价总指数的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汇率上升,则能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

  3.汇率与资本的流出和流入。

  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不致出现大的波动。但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大。

  汇率的变动既然能够影响进出口、物价和资本流出和流入,不难看出,它对一国生产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五,国际金融机构的简述。

  目前的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是全球性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是半区域性的。如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它们的成员国主要在区域内,但也有区域外的国家参加;

  (3)区域性的。如欧洲的投资银行、阿拉伯货币基金、伊斯兰发展银行、西非发展银行、阿拉伯发展基金银行,它们完全由地区内的国家组成,是真正的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两个:

  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从1947年开始其业务活动的,在维持汇率的稳定、消除外汇管制、平衡国际收支以及促进国际货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不过在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中,它仍然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这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1992年共有156个会员国。二个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的全称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后,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产生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之一,也是属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同盟国通过的有关协议,世界银行于1945年12月宣告成立,并于1946年6月开始营业活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对于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和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生产资源的开发;

  第二,通过保证或参与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

  第三,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平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四,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同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

  目前,世界银行的主要目的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性的贷款,资助其兴办特定的长期建设项目,以促进其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

  (七),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也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是其基本特征是适应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由国家统一制定汇率和由国家控制对外汇的使用。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国家逐渐放松对外汇的控制,人民币汇率的确立也逐渐由计划和市场双轨向市场单轨靠拢,并逐渐走向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目标。

  第一点,我们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外贸外汇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又分以下几个特征:

  一,取消对国内企业实行的长达15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对外贸企业实行统一向银行结售汇制,企业需要用汇凭合法进口单据向银行买汇;

  二,取消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建立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官方汇率制度。外贸和外汇制度的这一改革,其主要特征是:汇率统一,以结汇制取代留成制,以全国联合的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取代以前的官价市场和分散隔离的调剂市场,以管理浮动汇率取代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并存的复汇制。这一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到一个更加透明、更加市场化的新阶段,是人民走向可自由兑换货币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是讲的我们国家的外汇的一个简单的历史过程。那么接着讲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国内学术界,对关于外汇的基本制度的选择和确定:

  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就是根据什么样的准则确定和调整外汇、汇率;

  二是汇率水平的确定,即如何根据已经确定的汇率制度来具体确定和调整汇率水平。在汇率制度方面,一国有单一汇率制和复合汇率制,弹性汇率制和盯住汇率制之间的选择。那么,国内的学术界对此认为应该实行人民币单一的、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现阶段的世界各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实行比较全面的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行管制。

  第二种,是实行部分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的不实行或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要进行一定的限制。

  第三种,是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也就是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普遍的和经常性的限制。

  目前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部分外汇管制,对经常项目实行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理。

  第二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问题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基本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开放,推进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从而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所谓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对属于经常项目下的各类交易,包括进口货物、支付运输费、劳务、出境旅游、投资利润、借债利息等,在向银行购汇或从外汇账户上支付时不受限制。

  我们国家从1996年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以兑换。1997年1月14日,国务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对于经常项目下的用汇不加限制,并非是可以任意购买外汇,购外汇必须是真实的需要。企业和个人到银行购汇时,必须能提交证明真实需要的凭证,经银行审核后,才能得到外汇。

  根据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总体部署和长远目标,我国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管理的原则是,在放松经常项目汇兑限制的同时,完善资本项目管理。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从国际上看,一般都是先放松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再逐步放松资本项目的限制。

  总的来看,在目前的现阶段,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的条件还不成熟。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冒然推进,不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还会带来难以控制的消极影响。因此,现在重要的是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创造条件。

  第三个大问题,经济发展。

  (一),当代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经济国际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趋势。在现阶段,经济国际化有下面的表现:

  第一、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和广阔的方向迅速发展。这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还出现了一种设计与制造的分工。即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在发达国家进行,产品的制造在发展国家中进行。

  第二、国际贸易在克服保护主义障碍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8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已达7万亿美元。

  第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突出表现在资本流动异常活跃,资本流动已经代替国际贸易,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以前的组成经济一体化集团的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文化程度大体接近的国家。但9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超越经济发展的较大障碍,也组建一体化集团。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决定:在2020年以前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显示了经济一体化这一新趋势。

  (二),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把世界上的国家按人均收入水平分成三种类型:比如说,在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80美元以下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6000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就是发展中国家,而高收入国家,有时又被称为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更高的收入水平的基础是更高的工业化水平,所以,发达国家也经常被称为工业化的国家。

  (三),经济发展的涵义,即经济发展的衡量。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就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收入不均等问题的改善。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和基本动力,但它的涵义更为广泛,它涉及:一国生产中投入产出的构成与分布、技术进步、组织管理、工农业部门结构、外贸结构与格局、人口与就业结构等结构性的变化;经济与政治体制、分配制度和分配状况的改善;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生产性就业的普及和贫困的消除等等。

  这是讲的一点,就是经济发展的涵义,另外的就是经济发展的衡量。因为,经济发展的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人们总是试图提出衡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

  最经常提到的一种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实际GDP,即按一国人口平均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使用人均实际GDP指标衡量发展被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其一、GDP的核算方法和规则已被广泛的接受,并且几乎所有国家都有GDP的统计数据;

  其二、尽管并不是所有影响人类福利的因素都包括在GDP中,但GDP的持续增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三、人均GDP的水平与诸如:死亡率、升学率、营养摄取量等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其他指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当然,使用这个GDP作为发展指标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像:GDP核算范围的限制;GDP的忽视了收入分配的问题;那么GDP是基于市场价格得到的;最后,用GDP进行国际比较时,通常涉及到的汇率,而汇率的变动还可能并不一定能反映一国的购买力情况。

  还有一种根据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而编制的人力发展指标,这是一种按人类的基本需要而设计的指标。这一些基本的指标包括:食品、住房和衣物、受教育的程度、健康保障、社会交往时间、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等。

  这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涵义和对经济发展的衡量。

  (四),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经济理论与实践都告诉人们: 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增加、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技术进步有关系。相类似地,发展中国家发展缓慢与缺少机器设备和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低以及难以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关系。关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资本。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资本很少。资本积累在所有成功的发展项目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收入低,所以,即使储蓄率很高也不能得到资本存量迅速增加。

  第二个,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这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所处困境的第二个解释。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增长得过快,但在这些国家中受过训练的工人供给不足,人力资本出现短缺。

  第三个,自然资源与技术匮乏。在一些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自然资源。像处在撒哈拉沙模边缘的那些国家是最典型的例子,它们既没有多少适宜于耕种的土地,也没有什么矿藏资源。

  所以,现在发展国家中或者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是地球上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到底还能维持全球经济发展有多久。全球气候变暖有限的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明显是过去和现在经济发展的代价。同时,也构成了进一步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

  这些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明显的问题。

  (五),贸易和发展,或者叫贸易和经济发展。

  对于贸易和发展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贸易是增长的发动机。因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某个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就有条件扩大出口,得到贸易带来的利益,从而这个领域也可以得到发展。从贸易双方来看,它们通过相互贸易增加了各自国内的生产和世界总产量,提高了各自的消费水平。双方的产品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就有可能换取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资源要素。此外,随着贸易的展开,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充裕的那些国家相对工资水平;另一方面降低了劳动稀缺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从而使要素价格趋于一致,实际工资也随之提高。这就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利用了各种资源。

  (六),进口代替战略。

  第一点,进口代替的涵义。

  就一种商品来说,进口代替政策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出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政策。狭义的进口代替局限于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替代一种特定的产品进口,但从广义的方面看,一个领域的进口替代,其目的是通过减少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引起所希望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或者创造向国内非传统领域进行投资的推动力,使资源有机会进入这个新的工业部门,导致生产活动的产生和扩大,从而使得总体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第二点,进口代替的内容和措施。

  在初级阶段,通常应该限制会禁止那些进口产品,几乎都是消费品。因为,与生产资本品、中间产品相比较,生产消费品所需要的生产技术水平比较简单,所需投资也低得多,易于开办企业。这也意味着由国内生产的和进口的消费品在成本方面的差距小,而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成本差距大。

  限制或进口最关键的措施,则是实行保护政策。具体措施是,在关税方面实行差别的关税制度,对于限制和禁止进口的消费品征收高额税率阻止其进口,对实行进口替代所需要的资本品或中间产品的进口采取优惠税率。

  第三点,进口替代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是存在的问题。

  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强调通过以国内的产品替代以前进口的产品来发展国内市场。但是,进口替代战略也有自身的缺陷。为了保护国内厂商而设立的贸易壁垒可能最终保护了那些缺乏效率的生产者。缺乏来自国外的竞争意味着对于革新和提高效率缺乏足够的激励。在贸易壁垒存在的条件下,利润使得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同时,也成为导致政府腐败的原因。

  (七),出口导向战略。

  支持出口导向战略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产品用于出口,因而对发展国家产品的需求,不会受到本国居民低收入的限制。另外,出口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对于提高效率、促进现代化也起着最要的刺激作用。厂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唯一方式:是以消费者的需要的质量,并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消费者想要的产品。这种激烈的竞争迫使发展中国家在他们工资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内实行专业化,比如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领域。

  另外,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如果一个国家要只是发挥出现有的比较优势,那么,它们就会专门生产那些廉价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或者生产具有气候条件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样这个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另外,这样一种战略会导致经济结构畸形,具有出口能力的部门处于发达水平,而其它部门仍维持着不发达的状况。

  (八),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

  在本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几乎所有遭受严重经济困难发展中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相当庞大的外债,由此背上了严重的债务包袱。一些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世界各地区,这一比率都在上升,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债务负担最重,它们经历了最严重的危机。所以,债务危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障碍。

  那么,解决债务危机的方案,一般的说,就是国家采用一系列的改革克服困难。一方面,他们减少国内支出以偿还那部分债务;另一方面,他们与债仅人重新谈判债务合同条款,以便将债务负担减至到一个合理水平。国内的紧缩与通过谈判削减债务,可能也是结束当前债务危机的措施。

  (九),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结构,或子公司而形成的促使跨国界的工商活动的企业实体。按其决策倾向的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民族中心。决策以本国、本公司总部的权益为准。

  (2)多元中心。决策以众多子公司的收益为准。

  (3)全球中心。决策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既要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又要考虑母公司的统一指挥,介于两类之间。

  跨国公司的特点主要分为四点 :

  一,跨国公司通常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以少量的自由资本控制他人的巨额资本。

  二,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争夺世界市场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从商品出口到海外投资和海外生产的过程。

  三,跨国公司凭借先进技术保持其竞争的优势。在战后,跨国公司始终在新技术部门占领先的地位。最大的866家跨国公司,国外总产值中有60%集中在先进技术部门。

  四,跨国公司向综合多样化经营发展。

  (十),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对策。

  资本输出可分为直接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的两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是进行直接投资的重要机构,成为国际经济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跨国公司规模巨大,从事全球性的业务,因而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国外的直接投资虽然能够得到相当大的收益,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技术管理知识转移的本身会带来许多问题,甚至还会牵涉到本国主权的完整。

  发展中国家对于直接投资所采取的对策。我们上面讲了发展中国家接受外国的直接投资是有代价的,严重的情况是:本国的国民经济有可能受到外国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政府的控制。这种控制的经济基础就是跨国公司通过持有足够强大的股份的方式,拥有在东道国中的子公司的所有权。东道国为了减少并消除这种政治代价,必然要设法减轻甚至消除跨国公司对于本国境内企业的控制。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订立了完备的外国投资法,对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法律上的约束,以便减少接受直接投资的政治代价,并且在获得的总利益中争取到更大的份额。

结束

本文标签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