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十部分
第十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和要求:
1、财务分析的意义:财务分析是一项科学的、复杂细致的管理工作,开展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⑴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
⑵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
⑶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利征管工作和正确进行宏观调控。
2、财务分析的要求:⑴财务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要真实可靠;
⑵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正确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
⑶根据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⑴指标评价标准:①绝对标准;
②行业标准;
③目标标准;
④历史标准。
⑵注意的问题:①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
②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指标的时间宽容度必须保持一致;
③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指标的计算方法必须保持一致;
④绝对数指标比较与相对数指标比较必须同时进行。
2、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
⑴相关比率:是指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
⑵结构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个别项目数值与全部项目总和的比率。
⑶动态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某个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
3、趋势分析法:⑴具体做法:①编制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②编制相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⑵注意的问题:①掌握分析的重点;
②分析时既可以利用绝对数比较,也可以利用相对数比较;
③分析时既可以采用定基比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环比比较的方法。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⑴流动比率:流动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负债
⑵速动比率:速动 速动资产比率=流动负债
⑶即付比率:即付 立即可动用的资金比率=流动负债
⑷资产负债率:资产 负债总额
负债率=资产总额 ×100%
⑸资本金负债率:资本金 负债总额
负债率=资本金×100%
2、偿债能力的评价
3、资金来源的结构分析:⑴计算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⑵对资金来源结构的评价。
4、偿债能力变动的趋势分析:⑴偿债能力指标的比较;
⑵偿债能力变动趋势的评价。
四、营运能力分析:
1、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⑴应收账款周转率: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 赊销收入净额
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金额
赊销收 销售 现销 销售退回、
入净额=收入-收入-折让、折扣
应收账款 期初应 期末应
平均余额= 收账款+收账款 ÷2
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 360
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数×360
或= 赊销收入净额
⑵存货周转率:①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 销货成本
转次数=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②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 360
转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平均存货×360
或= 销货成本
⑶营运资金存货率:营运资金 存货
存货率=净营运资金×100%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⑷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 销售收入净额
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⑸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 销售收入净额
周转次数=固定资产平均净额
⑹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 销售收入净额
周转率=资产平均总额
2、营运能力的评价:
3、资产的结构分析:⑴计算各类(或各项)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⑵对资产结构进行评价。
4、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趋势分析:⑴资产变动趋势的分析;
⑵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趋势的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1、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⑴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 利润总额
利润率= 资本金总额 ×100%
⑵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利润率= 营业收入净额 ×100%
⑶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率= 营业成本费用总额 ×100%
2、盈利能力的评价:
3、经营成果的结构分析:
4、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分析:⑴年度利润额和利润率的比较;
⑵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评价。
结束
本文标签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考生群
